循证社会科学的产生、发展与未来*(8)

来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4] LAWSSECONDARY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EB/OL].[2018-04-06]. [25] 邓红,毛玉凤.循证医学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与启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

[24] LAWS&GUIDANCE ELEMENTARY&SECONDARY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EB/OL].[2018-04-06].

[25] 邓红,毛玉凤.循证医学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与启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118.

[26]杨文登.循证教育学理论及其实践——以美国有效教学策略网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4):5-10.

[27] Corcoran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families:a lifespan approach[M].Springer,2000.

[28] Bilson practice in social work[M].Whiting&Birch,2005.

[29] Smith D,Ebrary I.Social work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M].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4.

[30] Sands R G,Gellis Z Practice in Social Work:Development of a New Professional Culture[M].Routlge,2014.

[31] 杨文登.社会工作的循证实践: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方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2):50-59.

[32] 拜争刚,吴淑婷,齐铱.循证理念和方法在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J].社会建设,2017,4(4):57-66.

[33] Jessica Gurevitch,Julia Koricheva,Shinichi Nakagawa,et andthescience of research synthesis[J].Nature,2018,555(3):175-182.

[34] 杨克虎.系统评价指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5] Porta M.A dictionary of epidemiology(Fifth Ed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154.

[36] 杨克虎.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7] 田金徽,陈耀龙,杨克虎,等.SR/MA 研究进展与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1):42-47.

[38] THE CAMPBELL COLLABORATION ONLINE LIBRARY[EB/OL].[2018-04-06]. /

[39] Vivian Andrea Future of the Campbell on Social Work Practice[EB/OL].[2018-04-06].

[40] Littell J H,White H.The Campbell Collaboration:Providing Better Evidence for a Better World[J].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018,28(1):6-12.

[41] John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M].New York:Warner Books Inc,1982:24.

[42] Simpson informatics core competencies[J].Nurs Manage,1994,25(5):18-20.

[43] 杨克虎.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

[44] 李静,李幼平.不断完善与发展的 Cochrane 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9):742-743.

[45] 荆林波.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科学评价体系[N].光明日报,2018-02-01(2).

[46] (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7] 杨文登,叶浩生.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J].社会科学,2012(8):107-116.

编者按:科学发展中的每个重大突破都与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现紧密相联。被誉为社会科学第三次“科学化”浪潮的循证社会科学,就是借鉴循证医学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在管理、教育、法律、社会工作等社会科学领域开展研究、科学决策和实践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学科体系、概念、方法和实践应用正在逐步完善之中,许多空白亟需填补。所以,确立循证社会科学的学科架构、完善循证社会科学的定义概念、构建循证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体系,利用循证医学的科学思维和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产出高质量的证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进一步推动循证社会科学的发展,就富有多重社会、理论及实践意义。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一直重视将循证的理念和方法推广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从2008年开始与世界卫生组织、Campbell协作网、Cochrane协作网、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于2016年立项开展循证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正式成立“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为我国首个以“循证社会科学研究”命名的学术机构,并在循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训、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平台打造和研究实践方面积极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尝试,填补了我国循证社会科学研究无机构阵地支撑的空白,在凝聚与壮大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培养与打造循证社会科学研究带头人、提升与凸显循证社会科学研究的知名度、可见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此,本刊特邀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克虎教授围绕循证社会科学这一交叉前沿学科组织了本“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专题。专题6篇文章分别围绕循证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前景,以及循证理念与方法在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卫生政策的交叉应用,从概念界定、起源发展、逻辑推演、范式变革、研究进展、未来前景等不同的维度为我们呈现、织锦了循证社会科学这一富有茁壮发展空间的新兴学科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图景,让我们相信循证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虽并不悠久,但其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文章来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xzyxzz.cn/qikandaodu/2020/1016/355.html



上一篇:从“医学”到“公共管理学” ——循证决策范
下一篇:医学生循证医学数据库利用度教学策略与方案研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投稿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版面费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